top of page

进口可持续水泥替代材料在英国建筑行业中的低碳潜力评估

已更新:5月30日

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碳中和的长期目标,水泥替代材料的使用已成为行业内关注的重点方向。比如硅灰,作为金属硅或硅铁合金生产的副产品,具备良好的火山灰活性,不仅能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强度,还能够替代部分水泥,从而降低混凝土整体碳足迹。然而,由于市场存量不均衡,如果想要长期稳定使用大量的水泥替代材料,如GGBS或者硅灰,就需要考虑从远距离国家进口,比如中国、日本、印度等,这让人产生对远距离运输碳排的担忧。


硅灰

在这一背景下,阿卡斯-卡利斯托(A&C)邀请英国索尔福德大学(University of Salford)针对从不同国家(包括中国)进口硅灰至英国的运输碳排放进行了对比分析,评估水泥替代材料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实际影响。



运输碳排放是否会抵消水泥替代品的减碳效果?

答案:不会,而且其在混凝土中的减排效益远大于运输排放!

本研究基于欧洲标准 BS EN 15804:2012+A2:2019,对运输阶段的碳排放进行了量化分析,涵盖了从中国、日本、印度及美国等主要生产国将硅灰运输至英国的全过程。结果显示,不同国家的碳排放水平存在差异,其中日本因靠近港口而具有最低排放。


中国此次选择的样本城市是武汉,是中国的一个内陆城市,由于内陆运输距离最长,排放相对较高。然而,即使运输距离远,其总运输碳排放仅为每公斤硅灰约 0.00011537 kg CO₂e。这个数值在整体生命周期排放中占比极低。


在混凝土中以10%至15%的比例使用中国进口硅灰替代水泥,每100吨混凝土可减少 2.4 至 3.6 吨 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。考虑从中国运输这部分硅灰所产生的碳排放(约 0.35 至 0.52 吨),最终仍可实现 约 2.05 至 3.08 吨的净减排效果。这充分说明,即便考虑运输因素,硅灰在降低建筑碳足迹方面依然具备显著效益。


想从中国进口水泥替代品,是否还能进一步提升整体可持续性表现?

答案:有的,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。


  • 优先考虑靠近国际港口的制造商,以缩短内陆运输距离;

  • 探索使用铁路等更低碳的运输方式;

  • 对于硅灰这样的产品,推广压实或浓缩形式,提高运输效率,降低体积;

  • 根据项目规模合理选择散装或袋装形式,提高物流灵活性。


在全球供应链日趋高效和绿色的背景下,像是硅灰这类的绿色材料,其国际流通不仅在技术上具备可行性,在环境层面也符合建筑行业向净零碳转型的长期目标。即使是从中国等远距离国家进口,其在减少建筑碳足迹方面依然具有显著优势。同时,中国在水泥替代品供应方面具备规模化产能与价格优势,能够为国际建筑行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低碳材料选择,尤其在当前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,更凸显其作为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兼具的材料方案的战略价值。

我们如何为您提供帮助?

  • X
  • LinkedIn
  • 微信
  • Youtube

©2019 年 阿卡斯 卡利斯托商务咨询是Lecycle有限公司的营业名称

bottom of page